• 首页
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景区服务
  • 民俗风情
  • 联系我们

民俗风情

cultural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蒙古包

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文明的代表,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,最适于“逐水草而居、保护生态”的牧业

生产和游牧生活。蒙古包古代称作“穹庐”、“毡包”或“毡帐”,蒙古包呈圆形,有大有小,

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,由“哈那(围墙)”、“乌尼(屋顶支杆)”、“套脑(圆形天

窗)”和“乌德(门及门框)”构成,外面蒙上毡子,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。

草原多西北风,所以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,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,烟筒从天

窗伸出,炉灶的周围铺牛皮、毛毡或地毯,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,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,

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、板柜、板箱、方桌等,其特点是小、低,占地少,搬挪方

便,不易损坏,在蒙古包的正面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,这是蒙古族人民对成吉思汗的一种信仰

和尊敬。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,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,而且室内空气流通,采光条件好,冬

暖夏凉,不怕风吹雨打。蒙古包制作所用的原材料全部是在草原上就地取材,半小时可拆,两辆

勒勒车就可以搬走全部的家当,一小时可搭建,便可开始在新选草场的正常生活。蒙古包还有计

时的功能,也非常便于牧民观察、聆听动物的情况,更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草原,可以说,蒙

古包是草原上最科学、最文明的居住形式。

咨询热线:400-0474-400
版权所有:内蒙古辉腾锡勒旅游
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蒙ICP备19003152号